数字艺术学院涵盖数字创意、艺术设计两大专业群,共设有数字媒体技术、动漫制作技术、艺术设计、广告艺术设计和人物形象设计5个高职专业。数字艺术学院一直坚持将人文内涵与艺术技能并重,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总体方针,在学科建设、素质教育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。
学院落实师资队伍建设,强调名师引领内外兼修,建成一支学有专长、结构合理、专业知识丰富、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。并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学术顾问委员会,建立和完善了教育督导制、教师评比制、学术论坛制等。艺术学院有教师32名,其中教授3名、讲师10名、学生总计1662人。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 42 篇, 其中核心论文3篇,已经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8 门。其中,付全老师、李焕杰老师、徐洲老师、田丽芳老师等多位老师课程被评为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,教师团队被评为重庆市2021 年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。
学院重视实训基地建设,坚持校内外融通发展。建有艺术设计画室、数字艺术产品制作中心、动画制作实训室、数字媒体技术实训室、影视动画实训室、录音棚、灯光室等校内专业实训室。
学院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,倡导课程“项目化”、 作业“作品化”,作品“产品化”。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 实践操作紧密结合,研发项目引入教学,实现教学与项目任务有机结合,教学内容在项目研发中交叉融合。同时将作业作品化作为课程项目化实施的考核标准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,做到知识和技能一致化。 学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课外活动丰富多彩。组织 学生参加各种比赛,提高专业技能,荣获多种国家级大奖,项目制教学卓有成效。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,既充实了大学生活,又提升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各种能力。本着“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互惠双赢、共同发展”的原则,动漫专业和达瓦企业双方建立长期、紧密的合作,为全面实施“校企互动、产学研融合”人才培养模式,培养产业、企业紧缺岗位人才。各专业毕业生在各级电视台、融媒体中心、影视动画公司、影视公司、广告公司、装饰公司、园林工程等第一线重要岗位工作,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,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8% 以上。
面向未来,数字艺术学院将进一步立足于数字创意、艺术设计行业蓬勃发展的需求,用国际化视野,以“科学与艺术与人文融合”为宗旨,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国际合作,发挥高职对人类文化传承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,努力将数字艺术学院建设成为市内领先、专业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。